郑州许鑫律师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法律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13525588847
邮箱:ujnxuxin@163.com
文章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发表时间:2022-10-01 23:33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09119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11起施行。



2009年11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

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法释〔2009〕18号

2009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

通过 2009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依法惩治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并结合审判实践情况现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作如下修改:

一、将《解释》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枪支、弹药而为其存放的行为,或者非法存放爆炸物的行为。”

二、增加一条作为《解释》第九条:“因筑路、建房、打井、整修宅基地和土地等正常生产、生活需要或者因从事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数量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并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依法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具有前款情形数量虽达到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标准的也可以不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在公共场所、居民区等人员集中区域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或者因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三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上述行为数量达到本《解释》规定标准的不适用前两款量刑的规定。

三、将《解释》原第九条变更为第十条。

根据本《决定》将《解释》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后重新公布。


附: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

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4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修正


为依法严惩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个人或者单位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子弹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五百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手榴弹一枚以上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装置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一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三千克以上、雷管三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三十米以上的;

具有生产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或者具有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超过限额买卖炸药、发射药、黑火药十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三十千克以上、雷管三百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三百米以上的;

多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弹药、爆炸物的;

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介绍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以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共犯论处。

第二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项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手榴弹三枚以上的;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装置危害严重的;

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第三条 依法被指定或者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实施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定罪处罚:

违规制造枪支五支以上的;

违规销售枪支二支以上的;

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违规制造枪支二十支以上的;

违规销售枪支十支以上的;

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违规制造枪支五十支以上的;

违规销售枪支三十支以上的;

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第四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

盗窃、抢夺以火药为动力的发射枪弹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盗窃、抢夺军用子弹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五百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的;

盗窃、抢夺爆炸装置的;

盗窃、抢夺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一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三千克以上、雷管三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三十米以上的;

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

盗窃、抢夺军用枪支的;

盗窃、抢夺手榴弹的;

盗窃、抢夺爆炸装置危害严重的;

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第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定罪处罚: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的;

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一枚以上的;

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五支以上的;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气枪铅弹五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千发以上的;

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三枚以上的;

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第六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携带枪支或者手榴弹的;

携带爆炸装置的;

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的;

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行为人非法携带本条第一款第项规定的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携带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不以犯罪论处。

第七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盗窃、抢夺、持有、私藏、携带成套枪支散件的以相应数量的枪支计;非成套枪支散件以每三十件为一成套枪支散件计。

第八条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枪支、弹药而为其存放的行为或者非法存放爆炸物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第九条 因筑路、建房、打井、整修宅基地和土地等正常生产、生活需要以及因从事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数量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并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依法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具有前款情形数量虽达到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标准的也可以不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在公共场所、居民区等人员集中区域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或者因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三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上述行为数量达到本解释规定标准的不适用前两款量刑的规定。

第十条 实施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盗窃、抢夺、持有、私藏其他弹药、爆炸物品等行为参照本解释有关条文规定的定罪量刑标准处罚。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