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作者身份,以他人创作的作品骗取著作权登记,并以此为主要证据提起诉讼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妨害司法秩序的,构成虚假诉讼。检察机关应积极推进数字检察,以大数据赋能创新法律监督模式,破解虚假诉讼监督瓶颈。对于知识产权领域虚假诉讼案件,检察机关应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通过监督民事生效裁判、移送刑事案件线索、提出社会治理意见建议等方式促进综合治理。
检例第191号:广州蒙娜丽莎建材有限公司、广州蒙娜丽莎洁具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争议行政纠纷诉讼监督案
对于类似商品和近似商标的认定,应以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核心功能为据,着重审查判断是否易使相关公众混淆、误认。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的不同商标享有各自独立的商标专用权,其先后注册的商标之间不当然具有延续关系,司法实务中应严格把握商标延续性注册的适用条件。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一般应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十八批指导性案例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5日
经2023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届检察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现将广州蒙娜丽莎建材有限公司、广州蒙娜丽莎洁具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争议行政纠纷诉讼监督案等四件案例(检例第191—194号)作为第四十八批指导性案例(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主题)发布,供参照适用。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行政检察典型案例发布时间:2023年9月6日案例一谢某胜诉山东省青岛市某区自然资源局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检察监督案【关键词】行政生效裁判结果监督 残疾人权益保护 再审检察建议 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基本案情】谢某与薛某系夫妻关系,生育谢某胜、谢某文等五个子女,其中谢某胜系二级精神残疾人(其法定监护人系其妻子吴某琼)。薛某于2015年12月12日去世。2016年4月,谢某...
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典型案例
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聚焦流域水、土壤、矿产、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防治,以及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问题治理等,依法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公益诉讼办案工作走深走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选编了“云南省曲靖
荒漠化防治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1.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某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李某某等四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贵州省威宁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喀斯特草原石漠化行政公益诉讼案
3.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非法占用草原行政公益诉讼案
4.辽宁省康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公益林破坏行政公益诉讼案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修复防风固沙公益林行政公益诉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妥善化解涉汛矛盾纠纷典型案例
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北京、河北等地受灾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能动司法,延伸诉调对接,抓实诉源治理,为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审理好相关案件,最高
集体经济组织中行使公权力的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依据该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结构、是否从事公务等要素审查判断。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不正当履行职权或超越职权出具信用证或者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构成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办理金融领域挪用公款犯罪案件,应从实质上把握“归个人使用”等要件。对于为个人从事营利活动而违规使用单位公款,给公款安全造成风险,如果公款形式上归单位使用,但是实质上为个人使用的,可以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他人因行为人挪用公款犯罪直接获利,虽不构成犯罪或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主观上对利益违法性有认知的,对他人的直接获利应认定为违法所得,检察机关可以向监察机关提出建议,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检察机关在办理投融资领域受贿犯罪案件时,要准确认定利益输送行为的性质,着重审查投融资的背景、投融资方式、融资需求的真实性、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风险、风险与所获收益是否相符等证据。在办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犯罪案件时,要客观认定行为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的范围,对于国有公司应得而未获得的预期收益,可以认定为损失数额。在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案件时,对于内幕信息、未公开信息的范围、趋同性交易盈利数额等关键